科學研究

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劉昕生:聯合國人權咨詢委員會及國際人權研究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4-06    點擊量:

2021326日上午9時,原中國駐塞浦路斯共和國大使劉昕生為bevictor伟德官网師生們開展了一場題為“聯合國人權咨詢委員會及國際人權研究”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于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科研樓A209舉辦。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為主持人。

講座伊始,劉昕生大使向我們介紹了聯合國人權咨詢委員會的基本情況。聯合國人權咨詢委員會是人權理事會下屬的專家機構,發揮着“智囊團”的作用。其前身是人權小組委員會,但呈現出過度政治化的問題。2008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第5/1号決議設立了人權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會由18名專家組成,專家均以個人身份參加工作,當選後任期3年,可連任一次。人權理事會充分吸取了人權小組委員會的教訓,對人權咨詢委員會的職權做出了嚴格的限制,咨詢委員會不能自行決定研究主題,不能通過決議、決定,也不能審議國别人權狀況,僅能按照人權理事會的要求向理事會提供報告。

1413A

随後,劉昕生大使向我們介紹了人權咨詢委員會的人權研究工作情況。成立13年以來,人權咨詢委員會已經進行了共計20項研究,其中16項研究已經完成,4項研究仍在進行中。這些報告包括:埃及提出的《加強人權領域的國際合作》、摩洛哥提出的《腐敗對人權的負面影響》、俄羅斯提出的《通過體育和奧林匹克理想促進人權》、伊朗提出的《單邊脅迫與人權》、秘魯提出的《災後和沖突後的人權局勢》等。中國也分别于20172018年提出了兩項研究報告,分别為《發展對享受所有人權的貢獻》以及《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的互利合作的作用》。從工作的程序、研究的開展來看,劉昕生大使認為,咨詢委員會的專家們合作氛圍融洽,較好地完成了人權理事會安排的工作,且值得關注的是,西方國家對這一機制基本失去了興趣。對于具體的研究内容,劉昕生大使也指出,存在着“認識論少、方法論多”、“由倡導走向後續行動的案例較少”等問題。

15414

之後,劉昕生大使還向我們介紹了他對于國際人權理論研究的認識。他指出,聯合國人權咨詢委員會的工作構成了國際人權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委員會的工作較為被動,依賴人權理事會的授權,導緻了咨詢委員會至今都未對“新冠疫情下的人權”這一話題展開研究。此外,中國的人權理論研究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别是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人權保護的關系,這一話題在聯合國的平台上仍然未受到各方重視。另外,如何将當前中國的制度優勢以及取得的偉大人權成就轉化為全球經驗,同樣值得人權研究者的關注。劉昕生大使也鼓勵我們,向這些重要的人權理論與實踐問題發起研究。

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13656


(文字:狄磊;編輯:羅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