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促進人權與建設和諧世界”國際研讨會于11月22日-24日在京舉行,來自五大洲的百餘位政府人權高級官員和人權學者出席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巴西人權部長保羅·萬努希、烏克蘭議會最高人權代表卡爾帕喬娃出席開幕式并緻辭。
我校校長徐顯明教授應邀出席會議并作題為“和諧權:第四代人權”的大會主旨演講。在演講中,徐顯明指出:在今天世界多極化、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中,世界各個文明之間需要進一步溝通與交融。中國文化中的和諧精神與世界人權文明相遇,将締造出第四代人權:和諧權。并從以下五個方面做了理論分析與論證:(1)道德上,和諧權是否是應有的權利?(2)主體上,和諧權是否具有普遍性?(3)本質上,和諧權是否具有利益性并應受法律的保障?(4)義務主體上,國家是否要承擔責任?(5)與其他權利的關系上,和諧權是否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徐顯明教授的演講在各國學者間引起了強烈反響和争鳴。
我校應邀出席此次國際研讨會的還有法學院副院長焦洪昌教授、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齊延平教授、校辦副主任張偉。焦洪昌就“和諧社會與公職領域反歧視”、齊延平就“人權的代際進步”、張偉就“中國人權保護的制度化”等問題在分組讨論中發言,與各國專家進行了交流。齊延平作為分會場主席主持了由美國著名政治學家James Oliver Williams先生、前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主席、現任印尼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Makarim Wibisono先生、南非人權委員會主席Jody Kollapen先生、烏克蘭最高議會代表Nina Karpachova女士、原司法部常務副部長金鑒先生等24名各國部長、人權領袖和人權專家組成的第三小組的讨論,并在閉幕大會上作總結性學術發言。
會議期間,徐顯明校長、齊延平教授還接受了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英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