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天津市委宣傳部主辦、南開大學承辦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人權治理”理論研讨會8日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向巴平措出席會議并緻辭,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肖懷遠在研讨會上緻辭,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崔玉英作主旨講話。我院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孫萌副教授以及部分碩士生參加此次會議,與來自全國高校和人權研究機構的近50名專家學者一起,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權意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機遇與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人權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理念與實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各國人權的實現”等五個議題進行了深入讨論。

張偉教授的發言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論述了構建一個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價值觀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他指出,促進和保護人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根本,是憲法的要求,需要在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通過共同發展實現人權的提升和保護。其次,他介紹了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基礎,包括聯合國人權機制和對外援助的情況;最後,張偉教授重點介紹了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議,從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外交政策到在文化和價值層面宣傳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将其理念貫徹到全球治理當中,推動國際社會人權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孫萌副教授的發言以2030可持續發展目标作為開端,詳細而直觀地反映出可持續發展議程與人權保障的關系,一方面,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促進了人權的發展,另一方面,人權的保障也推動了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中國為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标做出了巨大努力,也為保障相關人權做出了卓越貢獻。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全球性的話題,需要全人類的共融,發展命運共同體,攜手面對挑戰。
其他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國際政治經濟關系上提出的重大構想;改善全球人權治理,推進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人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将對全球人權治理産生深遠影響。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應該努力推動全球人權治理形成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的合理機制。
會議圓滿地落下帷幕。通過此次會議,同學們獲益匪淺,不僅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相關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為我國對于豐富和完善人權話語體系所貢獻的力量而歡欣鼓舞。

撰稿人:2016級人權法學專業碩士 段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