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8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聯合主辦的首屆南南人權論壇在北京舉行。我院院長黃進教授、特聘教授古孟德、夏吟蘭教授、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楊博超老師以及部分碩士研究生,與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官員、專家學者300餘人一起,參加了此次論壇。
論壇的主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南南人權發展的新機遇”,目的是深入宣傳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特别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豐富人權内涵,堅持“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的理念,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入開展合作,為推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
7日上午,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開幕式和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開幕式上宣讀了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并緻辭。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展權問題特别報告員薩德·阿爾法拉吉等在開幕式上随後緻辭。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黃進教授在之後的大會上進行了發言。
7日下午,論壇在首都賓館分設6個分論壇,主題分别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促進全球人權治理、包容性發展和南南人權的實現、南南國家教育權的保障、南南國家減貧及糧食權的保障、中國與南南合作——對推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南南國家健康權的實現。我院特聘教授、冰島阿庫雷裡大學極地法碩士項目教授古孟德參加了分論壇三:南南國家教育權的保障;夏吟蘭教授參加了分論壇六:南南國家健康權的實現,并提交了名為《中國婦女健康權的法治保障》的參會論文;張偉教授參加了分論壇五:中國與南南合作——對推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并提交了名為《在南南合作中,中國将如何推動全球人權治理的發展?》的參會論文。與會人員圍繞南南合作和人權發展進行深入交流,探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路徑。
張偉教授在參會論文《在南南合作中,中國将如何推動全球人權治理的發展?》中提出,“在接下來的南南合作中,中國将會根據聯合國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标,努力推動全球人權議程的發展”。該文得到了《China Daily》的引用。
8日上午,論壇在首都賓館紫雲廳舉行大會和閉幕式。論壇圓滿落下帷幕,與會師生合影留念。

據悉,楊博超老師帶領我院碩士研究生段立群、鹿原深度參與了論壇的籌備工作,負責論壇的對外聯絡、宣傳與論文集的制作等方面工作。劉林語、劉暢等多位碩士研究生在論壇召開期間擔任志願者工作,為論壇提供會務服務。
撰稿人:碩士研究生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