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至7日,中國政法大學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與瑞典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合作,在山東法官培訓學院舉辦“法院工作與人權保護研習班”。本次研習班特邀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瑞典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客座教授布萊恩•伯德金、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古德蒙多•阿爾弗雷德松、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陳士球大使、中國政法大學鄭永流教授以及夏吟蘭教授作為主講人,并由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教授朱偉一、中國政法大學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副主任張偉擔任翻譯。六位國内外知名人權法學家以法院工作與人權保護為主題,在為期4天的研讨中,舉辦12場專題講座。40餘位來自山東省各級法院的法官、高校教師及法學院學生參加研習班。
5月4日,法院工作與人權保護研習班開幕,山東法官培訓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羅大樂緻歡迎詞并介紹本次研習班與會嘉賓。古德蒙多•阿爾弗雷德松教授首先以“國際與國内人權保護機制”及“國際人權文件中對正當程序的規定”為主題的演講為本次研習班的專題講座拉開序幕。下午,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以“中國人權百年史”為題,概述人權概念的起源,并深入翔實地描繪出人權百年來在中國的發展曆程。
5月5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陳士球大使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與中國”為主題,回顧了聯合國人權機構的改革曆程及人權理事會的由來,并結合其參與聯合國人權活動的親身經曆,講述了中國在國際人權領域中既合作又鬥争的艱難曆程。此後,布萊恩•伯德金與古德蒙多•阿爾弗雷德松教授就“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法律途徑”以及“法官實施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的重要意義”發表演講,并指出通過法律途徑保護人權是國際社會的主流發展方向,中國政府制定并頒布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對國内人權保障意義重大。他們呼籲,司法機關尤其是法官應當在國内人權保障和促進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的實施中發揮重要作用。
5月6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鄭永流以“酷刑犯罪比較”為主題,從酷刑的定義、酷刑犯罪的主體、犯罪目的、主觀狀态等方面将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與中國刑法中與酷刑犯罪有關的規定進行比較,提出了中國刑法中對酷刑犯罪相關規定的改進意見與存在的困難。當日下午,布萊恩•伯德金及古德蒙多•阿爾弗雷德松教授分别就“國家人權機構與政府、司法機關和議會的關系”和“人權與反腐敗”兩大主體發表演講。布萊恩教授闡述了國家人權機構的六大職能,并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說明國家人權機構是如何與司法機關、權力機關在人權保障方面開展合作的。随後,與古德蒙德教授共同探讨了如何通過法律和良治實現反腐敗。
5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夏吟蘭以“中國反家庭暴力立法中對人權的保護”為講座主題,通過一段采訪短片,介紹了家庭暴力在中國的現狀以及産生原因,并結合反家庭暴力相關的國際公約,分析了中國反家庭暴力立法現狀,總結中國反家庭暴力立法取得的進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随後,古德蒙德教授和布萊恩教授分别以“司法獨立”與“人權、法院和商業”為主題,發表演講。他們指出,司法機關和法官在人權保護中應當積極發揮作用,并希望各位法官在司法工作中以人為本,使人權保護得到充分實現。最後,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教務處處長杜少琴對各位國内外專家學者的多日來的精彩演講表示感謝。
本次研習班是中國政法大學“國家人權機構”研究項目的系列活動之一。自2008年以來,課題組成員分别在西北政法大學、汕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舉辦了人權講座,并于2008年、2009年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了兩屆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的“人權法暑期選修課”。中國政法大學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副所長張偉負責此項目的策劃、組織及協調工作。中國政法大學人權法學專業的部分碩士、博士研究生參與了各項目的具體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