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倫堡審判的曆史遺産
2022年3月3日上午,在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的主持下,全球人權論壇系列講座于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綜合樓0511舉行。我院有幸邀請到了中國政法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人權與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的龔刃韌教授,為我院同學作了題為“紐倫堡審判的曆史遺産——背景、人物、特點、影響以及意義”的精彩講座。該講座共分為兩期,本期講座内容主要涉及到紐倫堡審判的背景、人物以及特點等。
講座伊始,龔教授首先向同學們闡釋了本次講座以紐倫堡審判為主題的主要原因。龔教授提出,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根據1945年《聯合國憲章》建立的戰後國際法律秩序正在受到颠覆,結合當今俄烏局勢的背景,紐倫堡審判的曆史意義則更加凸顯出來。同時,在中國法學界對紐倫堡審判的相關研究非常薄弱,龔教授提出,相較于目前中國法學界對東京審判研究的重視,紐倫堡審判的研究則極為稀少。由此,龔教授向同學們分享了關于學術研究的經驗和問題。龔教授認為當今學術研究亂象叢生,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國法學者對于原始資料的重視程度不足(龔教授專門給同學們列出了包括42卷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審判記錄和15卷紐倫堡後續審判紀錄、以及紐倫堡審判籌備階段的各種原始資料),因此龔教授建議同學們在治學之時應注重使用原始資料,并且以自己的治學和研究的經曆向同學們分享,希望大家學習老一輩學者嚴謹勤勉的治學态度,并且加強對外語的學習。
随後,龔教授向同學們詳略得當地介紹了紐倫堡審判的背景和曆史人物。通常所稱“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s)是複數詞,其中最重要的是指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由美、英、蘇、法四國組成的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德國紐倫堡市對納粹德國主要戰犯進行的審判。與此同時,“紐倫堡審判”還包括1946年12月至1949年4月,由美國軍事法庭單獨在其占領區紐倫堡對納粹分子進行的12個案件審判,即“紐倫堡後續審判”(Subsequent Nuremberg Trials)。在3月3日講座中,龔教授重點講解了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德國主要戰犯(22名納粹德國軍政首領)進行的為期10個月的審判。
龔教授依次向同學們介紹了紐倫堡審判涉及的曆史人物,其中包括對促成建立國際軍事法庭有重要貢獻的美國陸軍部長亨利·史汀生等律師出身的美國政府官員、被稱為“紐倫堡審判設計師”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紐倫堡審判美國首席檢察官羅伯特·傑克遜、最早提出“違反人道罪”(危害人類罪)概念的英國劍橋大學猶太裔國際法教授赫希·勞特派特、最早提出滅絕種族(genocide)概念的波蘭猶太裔法學家拉斐爾·萊姆金等人。同時,龔教授強調紐倫堡審判是司法審判而非政治審判,并簡要講解了《紐倫堡憲章》第6條所規定法庭管轄的三類國際罪行,即違反和平罪、戰争罪和違反人道罪。龔教授認為幾乎在同一時期(1945年6至8月)出現的《聯合國憲章》與《紐倫堡憲章》共同構成了戰後國際法律秩序的基礎,而為了維護國際和平和保障人權,限制國家主權也成為世界著名國際法學者們的共識。

(同學們認真聽講)
最後,龔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紐倫堡審判的幾個特點。第一,紐倫堡審判始終以“違反和平罪”或共謀侵略罪為重點。第二,紐倫堡審判以書面證據為主,而出庭證人相對較少。龔教授指出,在審判過程之中檢方共提供了4000多份被翻譯成英、法、俄、德四種語言的書面證據,但是僅傳喚了33名證人出庭。這在一方面充分發揮了書面證據的強證明力優點,但在另一方面又忽視了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幸存者等證人的作證,使得整個審判缺乏生動性和教育功能。第三,紐倫堡審判十分強調程序的公正性,這也反映了紐倫堡審判的性質是司法審判而不是政治審判。早在國際軍事法庭成立前的1945年4月13日,羅伯特·傑克遜就強調對納粹德國戰犯的司法審判應當是實際意義上的審判,而不是追認預先确定結果的名義上的審判。
在講座期間與講座提問環節,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分别就當今俄烏局勢與紐倫堡審判的關系以及紐倫堡審判的現實意義向龔教授提問。在講座期間,張偉教授提到當今俄烏局勢變幻莫測,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号召全民拿起武器對抗俄羅斯的行為是否有觸犯戰争罪的嫌疑。龔教授認為該行為并不觸犯戰争罪,因為3月2日聯大第11屆緊急特别會議以壓倒性多數(141票贊成、5票反對、35票棄權)通過的決議,“最強烈地斥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譴責一切違反國際人道法以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行為”。可見,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都認為俄羅斯的行為屬于侵略行為,因此烏克蘭總統的号召可以認定為反侵略,并不觸犯戰争罪,除非烏克蘭方面出現諸如虐待俄羅斯戰俘等行為則會涉嫌違反國際人道法規則。在講座提問環節,張偉教授就紐倫堡審判的現實意義向龔教授提問,龔教授指出,在國際社會對于大國特别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違反《聯合國憲章》非法使用武力的行為,國際法的約束或懲治作用有很大局限性,但是不能否定紐倫堡審判的現實意義。
至此,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