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國内合作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合作交流 > 國内合作交流 > 正文

【講座】黃鐘:工商業與人權——國際公民社會組織的視角與經驗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4-26    點擊量:

2021422日上午930分,全球人權論壇系列講座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線上舉行。企業責任資源中心(Business & 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re)大中華區高級研究員兼代表黃鐘老師以“工商業與人權:國際公民社會組織的視角與經驗”為主題,為bevictor伟德官网的師生們作了專題講座。

講座伊始,黃鐘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互動,詢問同學們關心的工商業與人權問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開始本次的講座。接下來,老師向大家簡要介紹了她在企業責任資源中心的主要工作以及企業責任資源中心主要從事的業務内容,并以中心的工作宗旨和目标——透明、問責、賦能為線索,展開本次的講座。

 

99DD

  首先,以企業責任資源中心的網站内容為例,講解和分享工作的“透明”目标。透明主要強調世界各地不同類型的企業和商業行為對人權影響的信息,并将相關問題的讨論和追蹤過程在網站展出,促進公衆對企業人權表現的了解和重視。在這一部分,黃鐘老師主要結合案例介紹了工商業與人權領域近年來的一些突出議題;一是公司的法律責任,各界越來越認識到強調公司/行業自治的企業社會責任倡議和行動對公司的約束是有限的,受企業影響的群體尤其需要更強有力的法律和政策确保對公司侵犯人權行為問責。二是氣候正義,一方面,面對氣候變化的嚴峻壓力,全球能源消費亟需向可持續和可再生的模式轉型。另一方面,公司在面臨轉型時需要面對因此造成的各項問題,例如傳統能源行業工人的就業問題,氣候變化之下最脆弱群體——如土著社群的權利,可再生能源行業面臨的新的人權挑戰,特别是涉及到土地權利問題以及轉型礦物供應鍊中的人權問題,這些都需要企業積極作為來減緩和避免負面的人權影響。三是科技與人權問題,老師提到,這是既前沿又現實的問題,例如虛假信息與仇恨言論、零工公司與勞動者的關系、監控技術等問題。當今社會發展迅速,企業對人權的影響已經深入個人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傳統的規制方式已經無法涵蓋和回應這些問題,那麼企業應當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這是一個需要更多深入研究和公開讨論的問題。四是海上的人權問題,比如船員與漁民(包括海鮮供應鍊上的強迫勞動問題)的人權問題。五是關于性别、工商業與人權的問題,有賴于性别團體多年來的呼籲與推進,該議題近年來受到更多關注,2019年聯合國的《指導原則》中豐富了對性别的回應,并且老師提到性别光譜中不同群體——男性、女性、跨性别、非常規性别、和其他性别認同受到企業和商業行為的影響都可能是不同的。性别的不平等植根在性别規範,複雜的文化偏見和權力失衡中,在每一個國家/地區/文化背景中都可能存在差異公司有意願挑戰性别不平等的問題,首先必須意識到這些複雜因素對不同性别的群體的影響,并且确保自己不會在這些已有的問題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加深性别的偏見和不平等,或者從性别不平等中獲益六是關于疫情對工商業與人權的影響,疫情的沖擊将工商業的人權責任,尤其是企業在全球供應鍊中尊重人權和體面勞動這一問題帶入了更為突出和緊迫的地位。


DD30

其次,黃鐘老師就“問責”和“賦能”部分展開介紹和分享。問責是中心将相關問題告知、反饋給相關企業,尋求其回複,但是當前能夠給出有效的、實質性的回複的公司仍占少數。賦能是中心希望尋求與利益相關方(包括公司與政府)共治,并激勵企業從“逐底競争”邁向“力争上遊”。為此中心以一系列基準評估作為實現該目标的工作方式,以《指導原則》的具體要求為指标,按照六個主題——治理與政策,人權盡責,救濟和申訴機制,人權實踐,對嚴重指控的回應,透明度制定了多個行業的較為全面的評估體系,并對企業的人權承諾和表現進行評分。

最後,黃鐘老師簡要介紹了工商業與人權領域新議題的發展趨勢,包括超越社會審計,強制人權盡責,工人主導的社會責任運動等。

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A4C6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