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國内合作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合作交流 > 國内合作交流 > 正文

【講座】梁曉晖:工商業與人權領域的新進展與新問題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3-18    點擊量:

2021311日上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晖博士為bevictor伟德官网師生們開展了一場工商業與人權領域的新進展與新問題的專題講座。講座伊始,梁曉晖教授指出工商業與人權這一議題與當今中國與全球的各種問題和趨勢密切相關,例如人口老齡化、新冠疫情及人工智能等,而工商業與人權之間的普遍聯系奠基于人權意識的普及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梁曉晖教授接着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國際BHR議程對中國的影響經曆了自治化、法治化和政治化三種發生機制或者說三波浪潮。

梁曉晖教授指出,BHR自治化是由工商業界自我所驅動且利用國際供應鍊等商業模式“自治化”實現的,這個過程中産生了契約式、協約式、公約式和自約式等規則和倡議。契約式的人權責任自治化的實施辦法主要是工廠查驗,其内容主要是勞工權利保護,但存在着透明度和可信度低、重複操作導緻實施效率低的問題;協約式的人權責任自治化由行業組織主導,此種路徑在某個行業或地區内具有規模效益,但仍然無法确保公正性和有效性;公約式的人權責任自治化的參與主體還包括應鍊商業關系雙方之外的第三方,能夠更好地包容和協調商業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也具有較高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但是,所有這些BHR自治化機制都具有無法穿透整個供應鍊的根本問題,這導緻供應鍊上的下遊企業一層層将商業風險和人權風險不斷轉移給上遊企業。這也是近年來原料生産環節人權問題頻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BHR自治化也存在着虛僞性的一面,例如,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一些買家和品牌企業罔顧基本的法治原則,更勿論供應鍊上的人權挑戰和責任。

13A80

接着,梁曉晖教授指出正是由于BHR自治化的缺陷,BHR法治化才在本世紀以來開始興起。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供應鍊責任治理與法治的政治共識開始形成,例如,不論是在G7峰會、G20峰會還是一帶一路峰會的宣言中都明确提及加強全球供應鍊的責任治理。第二,供應鍊人權盡責的國際制法蓬勃發展,聯合國、經合組織以及歐盟都開始讨論和制定關注供應鍊人權責任的國際規則。第三,供應鍊人權盡責的國内立法開始興起,例如,當下,大量歐美國家陸續出台強制性的人權盡責法律,且都可能适用于企業的整個供應鍊。第四,人權責任與國際貿易和投資體制加速整合,大量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都納入了人權内容。

再接着,梁曉晖教授指出目前BHR面臨的艱巨問題是企業人權責任政治化的蔓延和泛濫。這主要是出于對中國企業發展的“急凍”舉措、借助工商業聯系激發政治議程壓力、界定“清潔供應鍊”和構建供應鍊“價值同盟”以及推動自治體系的提升與改進的需要,但是企業人權責任問題政治化會導緻工商業決策的“暈輪效應”、上下遊合作的“鄰避效應”、改進和發展的“破窗效應”、倡議和标準的“寒蟬效應”等負面效應,正在并将持續會對工商業和人權兩個方面造成巨大損害。

1565D

最後,梁曉晖教授指出BHR的前路應當是“規則搶灘”與“道義制高”,也即以人權價值和原則重塑和強化自治化機制,并推動兼容工商業發展和人權實現的國際BHR議程法治化,從而達到反制BHR領域政治化逆流的目的。

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