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國内合作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合作交流 > 國内合作交流 > 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王旭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開展講座

來源:    發布時間:2018-10-08    點擊量:

        2018年9月27日上午,第341期全球人權論壇系列講座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科研樓A209舉辦。我院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王旭教授以“法學論文寫作方法漫談”為主題,為師生們開展了學術專題講座。我院王理萬講師、楊博超講師以及張翀、石慧四名老師參加了講座,共同就該主題進行了探讨和研究。


王旭教授授課場景


        此次講座中,王旭教授以《孫子兵法》中的“兵無常勢,文無定法”為引,指出論文寫作往往因作者的性情、寫作意圖、知識結構等因素而存在差異,但在特殊的學術共同體中,“文有定法”。經過學術圈長期的積累和傳承,學術評價雖具有相對性,但是大體而言存在底線和相對客觀的标準。因此,在現代學術體制中,對待學術創作要有責任意識,認真學習文獻綜述、引注等學術規範。

        接着,王旭教授結合自身經驗,從五個方面來介紹法學共同體對于一篇優秀論文的評判标準。

        第一,論文要有問題意識。文章要圍繞一個核心問題來展開,該問題應當以一種獨立的提問方式來提出。

        第二,問題應當能真正打動自身,而并非出于他人的影響。對于學術初學者而言,在論文創作的初期階段往往通過模仿的方式來寫作,長此以往容易對學術權威者形成依賴。創作者應時刻反省,其研究問題的初衷是否有内生的創作沖動,這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在這一核心問題的研究上一以貫之。

        第三,問題意識應具有現實性。學者要對自身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充滿關懷。問題意識的産生不應當僅僅是應急的、低端的感官反應,比如對現實發生的案例予以分析,而是應當對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時刻存在一種焦慮,是學術積累的自然反應。

        第四,論文寫作需要資料的準備。一方面,要有戰略性的規劃,對于想要駕馭和解決的問題,需要在相關領域有長時間的積累和思考。另一方面,可以進行戰術性的閱讀,對于法教義學寫作而言,要注重對于立法資料、基于立法資料所形成的原理、比較法資料、案例等材料的閱讀。對于非法教義學寫作而言,若是進行思想、觀念的研究,要找到理論上的根據,反複精讀與體會。若是跨學科的研究,要熟讀另外一個學科與問題相關的基本文獻。

        第五,注重文獻綜述的寫作。文獻綜述主要記錄論文的觀點和學術界與之相悖的觀點,其作用在于弄清前人的貢獻和作者所處的位置,以及幫助讀者弄清文章的脈絡,并對讀者有所啟發。

        聆聽完講座之後,王理萬老師和同學們就bevictor伟德官网碩士生學位論文寫作多元化問題和具體的論文選題向王旭教授請教,王旭教授耐心地向大家解答,并提出了相關建議。最後,講座在大家熱情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