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國内合作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合作交流 > 國内合作交流 > 正文

中國政法大學第八屆人權暑期班圓滿結束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8-01    點擊量:

2016年7月18日至29日,為期兩周的“中國政法大學第八屆人權暑期班”課程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科研樓B211成功舉辦。受邀為本次暑期班授課的教授均為中外人權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在人權領域具有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本課程吸引了多所知名高校的學生前來參加,除來自本校的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之外,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複旦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甯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等22所高校的學生,以及老撾、美國留學生共75人前來參加。此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管所,德和衡律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西南政法大學、社科院的老師也參與到了暑期班中來。

    在課程伊始,前瑞典隆德大學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所長、現中國政法大學Gudmundur Alfredsson教授對于國際人權法的淵源、框架和發展作了詳略得當的介紹。北京大學法學院人權與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龔刃韌教授對于人權發展的曆史作了導論性的講解說明,上述課程對于參課學生進行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前瑞典隆德大學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教授、現歐盟基本權利機構公平審判部部長Jonas Grimheden教授介紹了國際組織與人權保障之間的關系、國際人權保障義務的監督實施機制。Gudmundur Alfredsson教授結合《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約》講授了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的确立與内涵以及良善之治的應有之義。前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聯邦委員Brian Burdekin AO教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講授了有關國家人權機構的組成與職能,就國家人權機構在國家層面上防止酷刑、殘障人士權利保障問題以及難民與國内流離失所者的保護問題等方面的貢獻作出介紹,并對于工商業與人權、腐敗問題與人權等新興領域相關知識進行了詳實講授。現任聯合國人權事務高專辦辦公室主任的Christophe Peschoux先生詳盡介紹了人權事務高專辦在人權領域的實踐工作與包括特别程序、普遍定期審議程序在内的聯合國人權保護機制,并通過分組讨論的形式組織參課學生對于人權與文化相對主義之間的關系進行自主性學習。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名譽校長Florence Benoit-Rohmer女士對于歐洲人權保護機制以及宗教信仰自由權相關知識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我國人權法學界著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李步雲教授結合自己多年來在人權領域的實踐經驗就中國人權理論的發展為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人權與人道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白桂梅女士就民族自決權做了詳實介紹。來自聯合國難民署駐中國辦公室的Elasa Fitrishiana 女士和Lola Yu Zhou女士分别對于難民公約相關的難民保護事項、難民署職能以及國際法的國籍認定、難民署在無國籍人領域的職能進行了介紹。國際紅十字會東亞地區代表處Richard Desgagne先生則為學生講授了有關國際人道法最核心基礎知識,使之明确了人道法與人權法的基本關系,并重點介紹了國際人道法體系對于戰時各方人員的保護。

 

Christophe Peschoux 先生、Gudmundur Alfredsson教授、張偉副教授(由左至右)

前排中間為Jonas Grimheden教授

龔刃韌教授

Florence Benoit-Rohmer教授、Christophe Peschoux 先生、Brian Burdekin AO教授、

                              Gudmundur Alfredsson教授 (由左至右)

 李步雲教授

    前排中間左三為白桂梅教授、左四為張偉副教授

 前排中間左四為Richard Desgagne先生、左五為張偉副教授

 前排左三為Elasa Fitrishiana 女士、左四為Lola Yu Zhou女士




 上課場景

學生提問



 課堂分組讨論


 小組代表發言

參加本次人權暑期班的學生表示,該次課程使其獲益頗豐。中外專家、學者對于人權法相關知識與實踐做法的細緻講授以及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令參課學生對人權的概念、内涵與人權保障的意義有了更為深刻和直觀的認識。更有非人權法專業的學生談到,“原來人權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國際層面和地域層面上的人權保障體系相關知識,未曾想過這個保護體系竟如此龐雜和成熟”,并進一步表明,“盡管人與人之間存在廣泛的不同,但國際人權标準和理念是經過千百次研讨、磋商、讨論而得出的多元文化所共同接受的最低标準,立足實踐,放眼國際對于法科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來自複旦大學的汪媛媛同學表示,“暑期班的課程安排很棒,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色,将實踐和理論完美結合了起來。聯合國和歐盟的工作人員用親身經曆激勵我們,他們為世界人權奮鬥的熱情感動着我們。”

為期兩周的人權法課程學習于7月29日下午17時正式結束,該次人權暑期班負責人、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副教授與Brian Burdekin AO教授、Christophe Peschoux先生為所有順利完成本次暑期課程學習的學生頒發結業證書并表示祝賀,進行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迄今為止,我校人權法暑期班已成功舉辦了八屆,該課程免費向國内外高校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開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法學青年才俊的關注和參與,促進了以bevictor伟德官网為中心的大法學學科範圍内的人權基本理念與知識的普及,對于推動人權學科建設、人權法學的國内外交流與合作以及我國人權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屆人權法暑期班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政法大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等機構以及國際紅十字會東亞地區代表處、國際難民署駐華代表處的大力支持。另外,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研究生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财務處、資産處、後勤管理處等部門密切配合,為暑期班提供了各方面的的支持和幫助,在此特别向以上單位以及為暑期班授課的各位外籍教授、為暑期班貢獻力量的各位工作人員緻以誠摯的感謝與敬意。

 

 

撰稿人:bevictor伟德官网2015級碩士生 呂思

審稿人:bevictor伟德官网學術編輯闫姿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