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新聞】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考察團與bevictor伟德官网交流座談會成功召開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4-21    點擊量:

4月19日下午13:30-15:30,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CNIE,以下簡稱“中促會”)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國際基金會負責人,以及發展中國家知名學者赴bevictor伟德官网考察交流。座談會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圖書館一層會議室成功召開。

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副院長班文戰教授、孫萌教授、楊博超老師、武文揚老師以及bevictor伟德官网碩博研究生參加交流。

8BB92

(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主持會議)

85C84

(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班文戰教授出席會議)

8841D

(bevictor伟德官网孫萌教授出席會議)

本次交流座談會由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主持。張偉教授首先為代表團介紹了bevictor伟德官网參會人員。

163F4

bevictor伟德官网楊博超老師以“中國的人權理念概述”為題展開主旨發言。楊博超老師借用英國作家狄更斯所著《雙城記》裡的名言開篇,引出了第一部分内容:人權在中國的發展進路。第一,從不承認“人權”這個詞到發表政府人權白皮書。1991年,中國政府出版第一份人權白皮書——《中國的人權狀況》(Human Rights in China)開啟了中國人權研究的新篇章。第二,中國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和黨的重要文件。2004年,“人權”概念首次入憲。2014年,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2021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總結了“我們以保障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推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的偉大成就。第三,把人權寫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制定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從1953年到2021年,我國已經制定了十四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2021年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第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在發言第二部分,楊博超老師講述了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保障邏輯。中國政府将滿足人民的最迫切需求作為人權發展的優先目标;将促進各類主體的人權得到平等保障作為人權保障的重點;将人民幸福生活作為檢驗人權實現的客觀标準;将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人權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價值。第三部分,楊博超老師介紹了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和内容,即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堅持以發展促人權、以安全保人權;堅持全面協調推進各項權利發展;以及中國積極履行國際人權公約義務,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着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方向發展。中國先後批準或加入了26項國際人權文書,認真參加各條約機構對中國履約情況的審議,注重與相關人權條約機構開展建設性對話,結合國情積極采納建議,為世界人權文明注入新的活力,豐富了世界人權文明的多樣性。

8A547

(楊博超老師進行主旨發言)

bevictor伟德官网武文揚老師以“發展權和中國的實踐”為題展開主旨發言。第一,武文揚老師介紹了中國的曆史和文化背景。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生活在戰争和貧困之中。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有99.5元,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有44元,人均預期壽命隻有35歲。武文揚老師随即又提出《禮記·禮運》中“大同”社會的理念,并引出了“發展權”的概念。根據《發展權利宣言》的規定,“發展權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由于這種權利,每個人和所有民族都有權參與、促進并享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發展,在這種發展中,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都能得到充分實現”。發展權融合了人權和發展理論與實踐的各個方面,有助于解決貧困的系統性和結構性原因,并促進了發展中國家關切領域的國際團結與合作。第二,武文揚老師介紹了中國的減貧事業。1995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提出“将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擺在首位”,并使用了“扶貧”一詞。《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則提出了“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體現了中國的扶貧工作正向着更高更綜合的标準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武文揚老師接着以位于四川大涼山地區的阿土列爾村,即“懸崖村”為例,介紹了精準扶貧的成果。此前,懸崖村的孩子隻能攀爬危險的藤梯上學,村民們也隻能背少量農産品下山售賣。如今,鋼梯建成、學校翻新、84戶精準扶貧戶搬進昭覺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通過旅遊業、橄榄油和其他農産品顯著提高了人均收入。第三,武文揚老師介紹了中國扶貧的成果,包括9899萬農村人口全部脫貧、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0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長11.6%。最後,武文揚老師總結了中國在國際層面落實發展權,通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8ABA0

(武文揚老師進行主旨發言)

主旨發言環節後,考察團成員與bevictor伟德官网師生展開互動交流。

巴基斯坦南亞和國際問題研究所執行主任梅姆德·哈森(Mehmood UI Hassan)指出,人權是新興秩序中一個複雜的現象,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在人權問題上做到真實和公正,并減輕西方媒體和學者的攻擊。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在智庫層面和媒體層面進行密切的合作。bevictor伟德官网兩位老師提到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保障邏輯很有啟發性。坦率地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各項全球性倡議對促進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與繁榮提供了方向,推動了以和平手段實現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球層面的美好生活的最終目标。

A3007

(巴基斯坦南亞和國際問題研究所執行主任梅姆德·哈森發言)

英國錫克教人權組織駐日内瓦代表阿爾伯特·巴爾塞吉延(Albert Barseghyan)回答了同學們針對其所在的非政府組織工作内容的提出。他首先回顧了其組織自創立開展的人權國際合作,及圍繞促進文化多樣性、宗教自由、反歧視等人權工作。他認為,我們要認識到,現今所采取的人權行動并不能立刻展現成果,但相關的工作是促進人權所必需的,而接力棒将在未來的某一天交給青年人。

90B52

(英國錫克教人權組織駐日内瓦代表阿爾伯特·巴爾塞吉延發言)

瑞士國際人權和發展協會負責人大衛·洛佩斯(David Lopez)指出,我們需要更多的學生、老師、高校等智囊團去學習西方自由主義之外的人權理念,中方兩位發言教師提到了人權理念的“多元性”,我非常贊同。NGO的目的之一在于需要推動這些多元人權理念的發展,發展中國家應該在此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人民能吃飽飯、孩子能上學,都是落實人權的真實體現,我們從中國的實踐和成果中看到了新的希望,美國和歐洲國家對人權的理解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9CE99

(瑞士國際人權和發展協會負責人大衛·洛佩斯發言)

古巴聯合國協會會長諾瑪·艾斯特諾斯(Norma Miguelina Goicochea Estenoz)特别指出,促進人權必須着眼于各國國情,對人權概念的理解也應當立足具體實踐。人權的落實,尤其是發展權,亟需一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尤其是國際經濟秩序。

BBE95

(古巴聯合國協會會長諾瑪·艾斯特諾斯發言)

瑞士互滿愛人與人國際運動聯合會歐洲夥伴關系部主任傑士博·沃勒特(Jesper Wohlert)發言稱中方學者關于發展權的主旨發言以精準扶貧案例生動地闡述了發展權在中國的實踐,并且這種實踐是以“授人以漁”的方式擺脫貧困。而發展權的實現首先需要正确理解與發展有關的權利,并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推動。這對保障發展權非常重要。

C321F

(瑞士互滿愛人與人國際運動聯合會歐洲夥伴關系部主任傑士博·沃勒特發言)

突尼斯人權聯盟秘書長穆赫耶丁·拉加(Mohieddine Lagha)發言稱,國家政府文件可以提供促進人權的經驗方法,但各國要根據本國具體國情展開。另外,利用國家财政可以助推人權保障,比如推動教育的發展和完善。同時他提問,中國對于人權的普遍性是如何看待的。

98067

(突尼斯人權聯盟秘書長 穆赫耶丁·拉加發言)

張偉教授回應稱,中國在實踐中将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而形成的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理念。中國支持包含聯合國憲章、國際人權公約在内的國際文件中将人權的基本原則和内容作為一種基本的價值和目标,所有國家和人民都應當努力追求實現。但同時應看到人權内涵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人權内涵和人權标準的确定應當考慮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在中國的人權理念中,我們強調發展在保護和促進人權中的獨特價值。

在熱烈的互動交流環節後,本次座談會圓滿結束。座談會結束後,考察團成員們仍在會後與我院師生熱切交流,久久不願離去,并懇切提出希冀進一步互動交流的願望。




(文 歐達苑 / 圖 吳婷 何渝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