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 15:37:00 來源:法制晚報
[提要] 司法領域的權利救濟是人權保障的最後一道關口,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關口。在政治領域,我們可以看到,黨章裡已經寫入“尊重和保障人權”,同時,在我們黨的執政理念中,尊重和保障人權也已經成為其核心價值觀。
司法領域的權利救濟是人權保障的最後一道關口,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關口。人權法專家指出,河南高院對被告人“去犯罪化标簽”的做法,從細節上體現出我國司法領域在人權保障方面的進步。12月10日,為紀念《世界人權宣言》通過65周年,中國政法大學在京舉辦了“人權建設與改革”研讨會。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羅豪才在會上指出,三中全會公報重申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把人權保障貫穿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建設等各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之中。這勢必會對促進我國人權發展産生積極影響。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提出,要進一步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必須堅持八個原則:第一個是依法司法原則;第二個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第三個是司法機關要獨立行使司法權;第四個是要落實無罪推定的原則;第五個是要落實疑罪從無的原則;第六個是要真正做到嚴禁刑訊逼供;第七個是要嚴格執行非法證據排除原則;第八個是要建立錯案的糾正和追究制度。
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副教授在會後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權保障涉及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正逐步建立起人權保障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其中包括政治領域、立法領域和司法領域等幾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政治領域,我們可以看到,黨章裡已經寫入“尊重和保障人權”,同時,在我們黨的執政理念中,尊重和保障人權也已經成為其核心價值觀。法律層面上,“尊重和保障人權”先後被寫入憲法和刑事訴訟法,在這之後,其他很多法律也都增加了這樣一條内容。張偉表示,三中全會重點提出要在司法領域尊重和保障人權。因為如果隻有權利,沒有救濟,人們的權利沒有地方去伸張,法律将變成一紙空文。隻有在擁有司法救濟的前提下,人們的權利才能得以實現。司法領域的救濟是人權救濟的最後一道關口,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關口,人們的權利隻有在這裡得到救濟,才能感到自己的尊嚴和權利得到了足夠的保障。
翻開每一天的報紙,我們都能看到中國關于人權尊嚴和保障方面的進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在發生着改變。張偉表示,河南省高院近期實施的對被告人“去犯罪化标簽”的制度,即出庭受審着便裝、無需剃光頭,正是從細節上體現出我國司法領域在人權保障方面的進步。任何人在尚未被司法機關判決為犯罪分子之前,隻是疑犯,他的尊嚴和人權需要被尊重和保障。因為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僅僅一次抓錯,就可能對其一生造成重要的影響。河南推出的這個新制度,從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某一類人所規定的,但實際上,是為保障所有人的人權所準備的。(記者 紀欣)
原文鍊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12-12/content_1080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