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視評論》是bevictor伟德官网主辦的國内首個以平等權和反歧視為主題的學術集刊,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旨在彙集反歧視研究的前沿理論,展現反歧視實踐的最新成果,進一步推動反歧視的法律和制度變革。
《反歧視評論》以學術性和建設性為評價标準,設置主題研讨、學術專論、評論、判例研究、調研報告、深度書評等欄目。具體征稿要求如下。
一、征稿範圍
與反歧視相關的調查報告、立法建議、學術論文或譯文等。文章需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謹,語言通暢,數據準确,圖表規範,主題集中,層次分明,結構完整,注釋引文無誤。
二、原創性要求
來稿須為原創、未公開發表的學術作品。作者應保證作品的獨創性,如有對其他作品有适當引用,請在文中予以注釋說明。
三、體例要求
(一)文稿體例
文稿由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注釋構成。需同時提供英文版的題目。題目字數10字左右,可加副标題;摘要在400字以内;關鍵詞3-6個。稿件字數一般不低于8000字,鼓勵言之有物的長文。
(二)基金項目
如果文稿得到基金項目資助,請在文章首頁頁腳标明基金項目的類别、名稱、批準号。
(三)作者簡介
文稿應在文章首頁頁下腳按如下順序标明作者信息:姓名、單位、職稱(職務)、學曆、研究方向,聯系方式等。
(四)各級标題
文稿标題應層次分明,标題前的數字按不同級别依次使用:文内體例順序一般采用:一、(一)1.(1)①A.a.,其中一、(一)、1.為标題序号,單獨成行,不接正文。
(五)注釋體例
文稿正文采用腳注,每頁重新編碼。不需要文末附參考文獻。
1.中文著作:專著作者後不用“著”字,編纂類加“主編、編”等字樣,并注明具體起始頁碼。
例:周偉:《反歧視法研究:立法、理論與案例》,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01-102頁。
例:劉小楠主編:《反歧視法講義:文本與案例》,中國政法出版社,2021年,第15頁。
2.期刊、集刊文章或論文:期刊不加頁碼,集刊和論文集文章需标注頁碼。
例:王理萬:《性騷擾立法的中國經驗與前景展望》,《婦女研究論叢》2022年第5期。
例:何霞:《妥協與漸進之道:日本反性别歧視立法研究》,劉小楠主編《反歧視評論》(第2輯),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100頁。
3.譯著:作者要注明國籍,作者在前,譯者在後。
例:[美]加裡·貝克爾:《歧視經濟學》,于占傑譯,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7頁。
4.報刊文章:信息要完整、準确,切不能将網站轉載日期作為報紙日期。
例:劉伯紅:《性别平等之聲在兩會上日益響亮》,2017年3月7日《中國婦女報》。
5. 互聯網或數據庫作品:應注明網址或數據庫,訪問時間。如網站文章系轉載自紙質刊物,須引用原始出處。
例:“外媒關注中國首例跨性别就業歧視案敗訴”,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0512/1156347.shtml,最後訪問日期:2018年7月20日。
6.外文注釋:說明性文字需翻譯成中文,資料性文字(如作者、書名、出版社、章節頁碼等)保留原文。資料性文字中的著作或者雜志名斜體或者正體均可。如果作者引用英文文獻,格式為:
例:(著作類)Evelyn Ellis and Philippa Watson, EU Anti-Discrimination Law(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102.
例:(論文類)Elisa Holmes, Anti-Discrimination Rights without Equality,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 68, No. 2 (2005), pp. 175-178.
四、投稿方式
投稿一律采用電子文稿方式,本刊電子郵箱:antidiscrimination@163.com。《反歧視評論》并未委托任何中介征稿,請直接通過郵箱投稿;任何中介渠道的投稿,編輯部均不接受。編輯部對于投稿進行初審,并根據初審情況決定由編輯部進行交叉審稿或送外審,最終由主編商定用稿結果。對于錄用的稿件,我們會在收到稿件的1個月内發出用稿通知,并在正式出版後寄送稿酬和樣書。沒有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請自行處理稿件。
為适應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本刊與網站、期刊數據庫、微信公衆号等建立了合作關系,且所付稿酬中已經包含電子網刊稿費,不再另行支付報酬。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收錄入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将做适當處理。
本征稿啟示常年有效,誠摯歡迎賜稿!
bevictor伟德官网
《反歧視評論》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