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企業作為數字技術的開發者和海量數據的收集者、使用者,其運作容易帶來隐私洩露、信息控制和算法歧視等人權風險。為推動數字企業落實尊重人權的責任,有必要對全球數字經濟100 強企業的人權政策展開分析。根據《工商企業與人權:實施聯合國“保護、尊重和補救”框架指導原則》,是否承諾尊重國際人權标準、是否具備解決标準沖突規則、是否包含完整的人權盡職調查流程、是否設置完善的人權補救機制、是否明确适用範圍和是否得到最高管理層的參與是檢驗人權政策是否完善的基本要件。通過考察發現,100 強數字企業的人權政策在内容和形式上仍有待完善,主要體現為解決人權标準沖突規則的缺乏和适用範圍的模糊。此外,數字企業人權政策在内容上呈現出關注産品未來的人權風險以及突出對隐私權和言論自由的保護及相關限制的特點。國家工商業與人權立法、國家政策的制定以及非政府組織運動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着企業人權政策的制定,而擁有良好的人權政策還将有助于企業建立完善的報告及政策體系、提升企業效益并開展有效的人權補救行動。
關鍵詞:數字企業 人權政策 工商業與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