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Gudmundur Alfredsson:國際人權法的國内實施

來源:    發布時間:2020-12-09    點擊量:

2020124日下午15時,bevictor伟德官网特聘教授Gudmundur Alfredsson為bevictor伟德官网師生們開展了一場國際人權法專題講座。本次講座在學院路校區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主持本次講座。講座伊始,Gudmundur教授簡要回顧了前兩周講授的人權保護機制以及國際人權文書的内容,引出了本次介紹的話題:國際人權法如何在國内實施?

E217

首先,Gudmundur教授介紹了這一問題的價值:國際人權法從國際人權标準、國際保護機制的角度為人權提供了較為全面的保障,但其最終實施仍然依賴各國的行動。國際人權法可以通過國内立法程序轉化為國内法的内容,也可以直接作為法律淵源,由國内法院在具體判決中引用。Gudmundur教授以他的祖國冰島為例,立法機關會通過制定新法或修正案的方法,确保國際人權公約的内容成為國内法的一部分。因此,國際人權法不僅是法學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議題,也應當由國内法院的法官、律師加以學習、掌握。

接下來,Gudmundur教授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具體的權利為例,介紹締約國實施國際人權法的步驟與措施。例如第6條所規定的勞動權,不僅意味着每個勞動者可以自由地獲得就業機會,通過勞動取得報酬;也意味着國家需要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具體而言,包括為勞動者的就業提供平等機會、防止就業歧視、保障“同工同酬”等事項。趙銘楊同學就當下“996”的現象提出疑問,認為勞動者很難與企業進行抗衡,因而勞動權的保護常常無法落到實處。Gudmundur教授則提醒同學們注意,《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78條規定了勞動者的休息權和參加工會權,勞動者可以通過工會與國家協商,制定有關工作待遇、工作時長的行政法規;此外,也可以通過罷工的形式表達自身訴求,這些權利都是國際人權法提供的國内保障路徑.

8AA8

之後,Gudmundur教授轉而介紹各締約國對國際人權公約承擔的具體國家義務。他同樣以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為例,介紹了“逐漸實現”的義務。這種義務并不意味着此項規定對國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或根本無關緊要,而是出于各國不同經濟情況的考量,各國仍然需要承擔的“最低核心義務”。論及實現國家義務的具體路徑,狄磊同學提問,“國際人權法主要針對締約國,并未對企業等非國家行為者直接規定義務,那麼如何對企業侵犯人權的現象進行規制?”Gudmundur教授肯定了他的提問,認為國際人權法可以通過國内的部門立法來規制非國家行為者的行為,如果非國家行為者侵害人權,各國可以采取保護措施,也可以提起公訴追究其刑事責任;當然,各類國際組織、各種國際準則與指南也能在不同領域起到輔助作用。

82C5

最後,Gudmundur教授介紹了各類集體權利、民族權利,包括《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條所共同規定的民族自決權,也包括其他人權文書中所提及的發展權、和平權、團結權、環境權等集體權利。當然,問題在于,需要對權利主體能否構成一個“集體”或“民族”進行認定。此外,也必須注意對民族權利和少數群體的權利進行區别。臨近尾聲,Gudmundur教授鼓勵我們在人權法的學習中樹立遠大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也祝願每位同學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11A02

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