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9點,由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室與bevictor伟德官网主辦,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性别與法律中心承辦的“民法典編纂與婚姻家庭編立法完善——以人權保障為視角”研讨會在北京和平裡大酒店舉行。本次會議從人權視角切入,圍繞當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立法面臨的問題展開讨論。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社會學所、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全國婦聯、中華女子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京内專家學者三十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薛甯蘭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所長、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顧問陳甦教授緻開幕詞。陳所長在緻辭指出,婚姻家庭編的立法工作是民法典編纂過程中任務最重的一環,其涉及面廣,調整的社會關系複雜,各項制度設計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家庭内部,更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方面。他強調在當前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互聯網文明等多種社會生活形态并存的背景下,婚姻家庭編立法應當對多元社會形态的立法需求進行回應。

研讨會議題一“婚姻家庭編的宏觀定位與體例架構”,由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龍翼飛教授主持。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夏吟蘭教授做主題報告。夏教授指出,讨論婚姻家庭編的宏觀定位必須平衡幾對關系,即:制度設計與婚姻家庭法倫理屬性的關系、傳承中國優秀法律傳統與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的關系、保持婚姻家庭編自身特點與民法典其他各編銜接融合的關系,以及前瞻性和現實性的關系。民法典婚姻家庭法編的體例可分為:“一般規定”或“通則”;“結婚”;“夫妻關系”;“離婚”;“父母子女及其他近親屬關系”;“收養”;“監護”共七章,她特别強調收養和監護制度應當獨立成章,并要做進一步完善。
在點評環節中,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曹詩權教授指出,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需對婚姻家庭法的地位和作用進行進一步深入挖掘,要站在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落實婚姻家庭法的制定,凸顯婚姻家庭法的社會法屬性,同時強調其民法屬性,并且彰顯其倫理屬性。制定過程中還應當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婚姻家庭法範疇的“四個自信”。中國政法大學金眉教授表示,當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确受到現實挑戰,主要表現形式是兩性結合方式的多元化,當前的法學研究與制度建構缺乏對這些情況的統計,應引入大數據調查作為相關法律研究與制定的支撐。bevictor伟德官网孫萌副教授從人權法角度發表見解。她指出人權法與婚姻法存在諸多共性,兩者都弘揚平等與自由的觀念,注重保障弱者利益,将國際人權标準和人權法的價值追求運用于國内婚姻家庭法的制定中,有助于對弱勢群體利益的進一步保護和國際人權法與婚姻家庭法的相互促進與發展。


議題二“夫妻債務制度的構建”,由全國婦聯權益部副部長、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蘭青女士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薛甯蘭教授做主旨發言。薛教授對1950年婚姻法以來的我國立法和司法解釋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标準和清償責任的演變做出梳理,并就夫妻債務制度的已有研究作出回顧性總結。她進一步提出三個問題:(1)夫妻債務的認定标準與推定規則是否為同一概念?(2)夫妻财産共有是否意味着一方婚内所負債務一律為夫妻共同債務?(3)确定夫妻債務清償責任時是否可将婚姻關系類比為合夥關系?她認為,我國民法典立法應體系化構建夫妻共同債務制度。具體而言,在夫妻的權利義務中增加家事代理權規定,在夫妻約定财産制中承認夫妻對債務的約定,在法定夫妻财産制中細化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範圍,在夫妻離婚财産分割中增加離婚時債務清償的具體規則。


在評議環節,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雜志編審,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海定教授從法理學角度對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做出分析。謝編審指出,對夫妻共同債務問題的立法研究實質上需要達成的是交易安全與夫妻雙方權益保護之間的動态平衡,在立法時需考慮到支撐兩者的結構基礎,方能保持動态平衡。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華女子學院但淑華副教授就“夫妻債務的認定規則與推定标準是否為同一概念”發表看法。她認為,夫妻債務的認定标準屬于實體法範疇,而推定規則屬于程序法範疇,其中,認定标準是根本問題。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立法應通過法律條文給出關于夫妻債務認定的明确範圍和标準,如果這一标準規定合理且明細,推定規則便無單獨規定的必要性。她還指出,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規則應适用有限責任。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陳漢副教授以實務中法官對夫妻債務清償的判決為視角,談到當前夫妻債務清償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法律适用過程中法官沒有時間深入了解案情,導緻夫妻關系中被舉債一方幾乎無勝訴可能。同時,從立法層面看,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的構建還應注重保障非舉債配偶一方的知情權。
在自由讨論環節,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何俊萍教授提到婚姻家庭立法要注重人權視角的考量,從夫妻共同債務制度的範疇而言,公權力打擊僞造債務轉移夫妻共同财産的行為,體現了對被舉債夫妻一方利益的保護。金眉教授指出離婚時僞造債務頻發,主要原因是該種行為所需付出的法律成本太小,應加大對此類行為的法律規制。
議題三“親子法律關系的挑戰與應對”,由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華女子學院林建軍教授主持。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鄧麗從司法前沿與社會治理角度做主題發言。她指出,當前親子關系确認的傳統規則正受到基因檢測與人工生殖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挑戰。她以上海市一中院代孕監護權糾紛裁決為例,就此類糾紛中如何通過“兒童最佳利益原則”的指導在現有法律框架中尋找解決路徑提出看法。當前在親子關系範疇内法律構建與社會共識對于兒童的主體地位愈加重視,父母責任被賦予更多公共屬性,也面臨更多社會監督。但在親子權益的救濟上,對當事人尤其是失孤兒童利益的保護仍然面臨嚴峻的現實挑戰,要使“兒童最佳利益原則”落地,就要在法律層面推進我國收養制度改革,使這一制度能夠回應現實問題。


在場專家學者就該議題做出精彩點評。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馬憶南教授指出,親子法的制定與完善需要關注人工生殖等現代技術權威化對立法的影響,同時應就當前中國社會日益普遍的留守兒童增多、離婚率提升、老齡化嚴重等諸多現實問題進行回應。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央民族大學雷明光教授認為,當前有關婚姻家庭的立法回避了兩性結合方式多元化帶來的親子關系範疇中的現實問題,例如,離婚時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确定的問題、隔代撫養的問題等。同時他強調繼父母子女關系中的法律問題将成為未來親子關系領域讨論的重點内容。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郝魯怡從國際人權法角度闡釋了親子關系法律制定的核心是弱勢群體利益保護。她還對收養關系中如何堅持和體現“兒童最佳利益原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自由讨論環節,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性别與法律研究中心秘書長戴瑞君指出,當前國内立法中并無對“兒童最佳利益原則”的專門規定,婚姻家庭編制定中應當予以補充;bevictor伟德官网孫萌副教授提出除關注兒童利益外,還應在合法前提下對代孕母親正當權益予以保障。

研讨會閉幕式由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性别與法律中心顧問朱曉青主持。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性别與法律中心顧問陳明俠教授與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在閉幕式中緻辭。陳明俠教授對本次研讨會召開的必要性及其從人權視角切入予以高度肯定,同時指出婚姻家庭法制定的工作中,要認識和強調婚姻家庭法在民法典中的特殊地位,意識到婚姻家庭編作為“人法”與其它各編中财産關系法的區别,注重倫理道德與意識形态的體現。并且要将諸如“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保護弱者利益原則等立法原則納入到法律制度建構的體系和框架中。婚姻家庭編立法還須對現實中顯現的前瞻性問題做出适當回應。張偉教授從人權法研究的角度對民法典婚姻法編的立法與完善提出兩點建議:其一,在研究和制定婚姻立法過程中,可借鑒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和聯合國其它機構所作有關人權狀況的報告,同時也可參考區域性組織促進人權發展的相關措施。其二,婚姻家庭編的立法應超越單一部門法的局限,立足于國家宏觀法律制度體系的建構,注重與其它相關法律的銜接與相互補充。
經過四小時熱烈讨論,本次會議于下午一點結束,圓滿完成所有會議議程。

(中國社科院大學研究生院2016級法律碩士張宇 報道)
完整報道鍊接: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x?id=64013
報道文字圖片轉載于中國法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