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研讨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研讨 > 正文

2024年工商業與人權師資研讨班順利舉辦

來源:    發布時間:2024-07-12    點擊量:

2024年6月27日至28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主辦、奧斯陸大學挪威人權研究中心資助的“2024年工商業與人權師資研讨班”在北京卧佛山莊順利舉辦。來自全國各地近二十所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工商業與人權”開展了四講主題學習,并就如何更好地推進中國工商業與人權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各抒己見、深入交流。

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主持開幕式,奧斯陸大學挪威人權研究中心項目高級顧問王羿女士出席。張偉教授回顧了中國政法大學開展人權培訓的二十餘年曆史,以及長期與奧斯陸大學挪威人權研究中心建立的良好合作友誼,并代表主辦方對所有參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期望本次師資研修班能給嘉賓們帶來新的認識和啟發,促進中國工商業與人權的知識深化與理念傳播。

本次師資研讨班共開展了四講課程。第一講“中國人權發展道路與國際人權法概覽”由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主講。首先,張偉教授從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六個主要特點出發,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若幹重要論述、向相關人權會議發出的多封賀信以及第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主題,指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推動我國人權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随後,張偉教授重點圍繞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的形成過程及其具體規定對國際人權法的基本框架進行了梳理和介紹,并與在場嘉賓就國家在國際人權公約下的義務承擔、企業對人權的影響、國際工商業與人權議題的出現和演進以及具體國際人權鬥争案例進行了多輪研讨。

第二講“全球工商業與人權立法趨勢與影響”由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唐穎俠副教授主講。唐穎俠副教授以全球供應鍊中的人權侵害事件為導入,說明了開展全球工商業與人權立法的現實需求,尤其是需要開展旨在防範和緩解全球供應鍊中人權風險的基于人權盡責的預防型立法。在此基礎上,唐穎俠副教授以強制性人權盡責立法為中心,從“供應鍊人權盡責的國際法律框架”“為什麼需要制定強制性的人權盡責法”“強制性人權盡責立法的關鍵考量因素”“現有強制性人權盡責立法的類型化分析”等方面進行闡釋,并在讨論環節,對在場嘉賓提出的與“中國企業如何應對人權制裁”“人權盡責的目的”“人權盡責與環境盡責的關系”“歐盟《企業可持續盡責指令》提案”“《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盡責管理框架”等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第三講“工商業與人權在全球供應鍊中的實踐與挑戰”由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發展部主任孫立會主講。課程伊始,孫立會主任首先與在場嘉賓互動,讨論目前國際上已形成的與工商業與人權相關的多套話語體系間的聯系和區别,強調話語體系的選用應當結合具體場合并明确溝通對象需求,并對“負責任商業行為領域三大準則”“《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國際勞工組織的十大核心公約”“企業運營造成人權負面影響的形式”等内容進一步展開梳理和介紹。孫立會主任指出,近十幾年來,為應對各個國際治理平台發生的變化以及使相關規則變遷更好地體現自身利益訴求,世界各國展開了錯綜複雜的博弈,國際經貿競争從傳統方法轉向非傳統手段,例如“人權盡責”和“碳足迹”等成為了礦産供應鍊競争的新賽道。在工商業與人權領域,西方正在加速人權盡責的國際立法進程,這要求有關企業必須加快自身盡責管理步伐。

第四講“工商業與人權:發展中的國際議程”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梁曉晖博士主講。當前,出于社會壓力、國家立法的推動以及企業聲譽維護的需要,國際社會對工商業中的人權影響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梁曉晖博士結合多個具體案例和企業實踐,強調包括私營規範和公共規範在内的各類規範是認識和理解工商業與人權議程的一個重要抓手,強調把握政府、企業與個人間相互影響的三角關系,并介紹了國際工商業與人權議程中兩大理論路徑(“私體公法化”與“公法私體化”)的不同取向和不同方法論表現,分享了四類有關企業人權責任的私營倡議和規範(“契約式”“協約式”“公約式”與“自約式”)。但以市場或供應鍊為依托的私營倡議和規範影響力有限,為克服這一局限,工商業與人權議程在聯合國層面同樣得到了重視和發展。梁曉晖博士對此也展開了多層次的闡釋。

最後,在與會者的熱烈掌聲中,“2024年工商業與人權師資研讨班”圓滿落下帷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