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上午10時,bevictor伟德官网第6期學術沙龍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科研樓B210舉辦。悉尼科技大學博士、聯合國婦女署中國專家、性别平等法律倡導者張理甯老師以“職場性騷擾的法律問題”為題發表主題演講。本次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劉曉楠教授主持,夏吟蘭教授擔任與談人,bevictor伟德官网楊勤活教授、學術編輯張翀老師也參與了本次講座。

張理甯老師首先從職場性騷擾受害者對自己遭遇的表述入手,分析了職場性騷擾給受害者帶來的巨大心理傷害,并引出了性騷擾行為、職場性騷擾行為的概念。張老師提出,性騷擾不能僅僅限定為有強迫性的肢體行為,言語騷擾、過分的性注意也同樣屬于性騷擾的範疇。随後,張老師從理論出發,介紹了性騷擾的三種理論範式,即平等理論、尊嚴理論和自主理論。平等理論的學者認為,任何一種不受歡迎的、未經同意的有性意味的行為、語言、動作、表達都屬于性騷擾;尊嚴理論下職場性騷擾的定義則強調性方面的特定行為舉止侵害到了工作場所中受雇人的人格尊嚴;支持自主理論的學者則認為性騷擾成立的标準在于是否侵犯了受害者的性自主權。
接下來,張老師對我國已有的職場性騷擾立法和司法情況進行了介紹。2005年《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後,增加了對性騷擾的禁止性規定。2005年後,地方立法進程逐步推進,此類訴訟案件數量增多,相關社會組織也積極發揮作用。除《婦女權益保障法》外,我國《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也為職場性騷擾受害者提供了保護。在對我國司法現狀進行介紹的同時,張老師也分析了現階段我國法律保護方面的重點和難點,如對職場界定的意見分歧、用人單位和司法機關的知識盲區和受害者保護的缺陷等,引發了大家對我國職場性騷擾現狀的思考。
随後,張老師強調了法律在規制職場性騷擾現象方面的重要作用。法律首先可以明确雇主責任,從而對性騷擾行為和現象進行規避、懲罰和補救;其次還可以提高雇主意識,真正從根源上減少乃至杜絕職場性騷擾現象。
張理甯老師介紹完畢後,bevictor伟德官网夏吟蘭教授也從自己參與立法的實踐經驗出發,談論了自己關于反歧視立法、性自主權立法的看法。夏教授表示,中國長期以來的立法并沒有對“性”相關的内容給予足夠的重視,但相關的案件、事件不容回避。通過對職場性騷擾現象進行研究,能夠推進我國立法的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劉小楠教授也講述了自己在各用人單位進行調研的經曆,表示現階段用人單位還十分缺乏此類事件的保護和規避意識,職場性騷擾問題得到重視并解決仍舊任重而道遠。
最後,在場師生們就本次講座的相關内容進行了讨論和發言,本次學術沙龍圓滿結束。

撰稿人:bevictor伟德官网2018級碩士研究生宋文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