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聞

學術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院新聞 > 學術資訊 > 正文

林華: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3-11    點擊量:

【轉載】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提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将其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又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命題,這标志着黨中央對法治服務保障範圍從國家治理現代化到現代化國家的全方位拓展,對現代化國家建設中法治功能和作用愈發看重,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命題蘊含着雙重邏輯,一是法治可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做些什麼,二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什麼樣的法治。就第一重邏輯而言,學界已經有普遍的共識,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承擔着服務保障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重大使命:基于形式和内容的關系,從性質特征上看,法治是現代化國家的基本屬性;基于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從内容構成上看,法治是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内容;基于手段和目标的關系,從功能意義上看,法治是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保障。就第二重邏輯而言,需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運用系統觀念對其中的“法治”進行整體研究,進而揭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什麼樣的法治。


第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黨領導法治。我們在法治軌道上緻力于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命題中的法治,指向的第一個維度是法治領導權,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由誰來領導。在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的“十一個堅持”中,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最大的區别。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确保改革始終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需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沒有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也就不能發揮法治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第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人民法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立場。“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命題中的法治,指向的第二個維度是法治依靠力量和服務對象,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依靠誰、為了誰。我國《憲法》第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國共産黨章程》也規定,中國共産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是人民法治,人民性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屬性、根本立場、鮮明底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人民法治,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恪守人民立場,做到全面依法治國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将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和全過程。


第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應的是“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而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它既不同于中國曆史上的治理老路,也不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道路。因此,“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命題中的法治,指向的第三個維度是法治道路,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要舉什麼旗、走什麼道路、往哪個方向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其核心要義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唯一正确的道路。


第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全面法治。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的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某個環節的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應的是“全面法治”。因此,“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命題中的法治,指向的第四個維度是法治狀态,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要實現的狀态是什麼。堅持全面法治,歸根結底是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在于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同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還意味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各個領域、各項事業、各項工作都納入法治軌道,這是通過全面依法治國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證。


第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标,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全面依法治國需要總目标的牽引和總抓手的推動,“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命題指向的第五個維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目标和抓手是什麼。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味着需要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标的牽引和總抓手的推動,即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要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内法規體系。黨中央已發布《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黨中央、國務院已發布《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一規劃兩綱要”承載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大任務和本質要求,要進一步抓緊落實落地落細。同時,今年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五周年,也是“一規劃兩綱要”的收官之年。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出台新的法治規劃或綱要,引領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邁上新台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系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教授)

轉載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