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聞

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院新聞 > 媒體報道 > 正文

馬懷德:人人争先不是“内卷”,無意義的競争才是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3-08    點擊量:

【轉載】“我們要肯定、鼓勵年輕人的上進心,奮發有為、人人争先,不應被視為‘内卷’。另一方面,要在制度、政策上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設計,減少無意義的競争。”

全國兩會期間,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馬懷德,請他就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青少年心理健康、優化營商環境、“内卷”與“躺平”等話題分享觀點與看法。

馬懷德。本人供圖‍‍


知事:随着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對于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您就這個問題有哪些思考?

馬懷德:中央高度重視涉外法治工作,多次就人才培養作出部署。但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短闆,包括培養模式單一、課程設置陳舊、實戰能力欠缺、培養複合度不夠等,導緻現有人才在質與量上都與實際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我認為,各高校應高度重視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将其作為當前法學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具體來說,一是改革現在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動“四跨培養”,即跨學科專業、跨學校、跨國别、跨理論和實務培養。

推動跨國别培養很重要,應當鼓勵我們的優秀人才赴國外和國際組織實習實踐,這對于開拓視野、提升綜合素質、鍛煉實戰能力都很有用。考慮到實際效果,時間有必要适當長一些,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和社會提供一定的幫助支持。

二是進一步更新豐富課程,吸收最新的立法情況和實際案例,多開設反制裁、反幹涉、反“長臂管轄”的課程。尤其是有針對性地開設國别法的課程,以解決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國的企業“出海”後不可避免要适用所在國法律,必須了解當地的法律規定、稅收政策、合規要求以及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這樣才能夠防止發生糾紛、避免損失、維護正當權益。

此外還要增加一些實務的課程,例如案例研讨、實踐課、實訓課,要占到一定比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很有意義。

三是進一步優化培養方案,堅持實踐導向。無論是編寫教材、設計方案,還是課堂教學、實習實訓,都盡可能地吸納實務部門的同志參加,請他們将最新的案例、動态、趨勢帶到課堂上、吸收進教材裡、納入到方案中,更好地培養實戰型人才。

知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請分享您的看法。

馬懷德:去年,社會上發生了一些極端事件,包括個别行兇案等,人民群衆反映強烈。這些事件背後都存在一個社會公衆的心理問題,有必要引起重視。我建議從源頭入手,大力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将問題消除在萌芽階段。

首先,加強對中小學生、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要做到全覆蓋,不是隻有入校的時候查一遍,而是要經常性地普查,盡早發現心理問題乃至精神疾病的苗頭。在普查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幹預,确保存在問題的青少年能夠得到及時治療,情況不再惡化。

對于已經發展成為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要及時收治。實行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家庭、學校、醫院協調配合,不僅要保證患者得到全面系統的治療,也要保護他們的隐私,幫助他們盡快恢複健康、重返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做好研判,把真正生病的人送進醫院,同時防止正常人“被精神病”。

還要加強法治教育,特别是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把法治教育做深、做細、做實、做活,讓更多的社會公衆有基本的法治觀念,這是避免違法違規、避免肇事肇禍、避免發生安全事件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工作。

知事:從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但去年也出現了一些被稱為“遠洋捕撈”的惡劣現象。您認為應當在哪些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馬懷德: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以分解成很多具體的任務。例如,政府的政策要穩定、決策要科學、監管要精準、執法要規範等。現在一些執法機關之所以被社會所關注和诟病,就是因為執法不規範,你提到的“遠洋捕撈”也好,或者是異地執法、多頭執法、重複執法、“一刀切”執法、暴力執法、逐利性執法等亂象,都是對營商環境的極大破壞,也反映了相關人員的短視。

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所謂的營商環境,最終體現為企業家、市場主體對于營商政策、制度的信任程度。如果他們能感受到政策的一貫性、延續性,感受到執法活動規範精準、有“溫度”,感受到辦事效率高、很便捷,他們對政府有信心,就會積極投資、擴大投資,長期穩定地開展生産經營活動。從我實地調研的經驗來看,營商環境是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競争力,哪個地方營商環境好、有口皆碑,自然就有很多優質企業慕名前來投資興業。

優化營商環境,當務之急是要規範政府行為,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下一步,我們要繼續貫徹落實中央有關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部署,特别是實施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同時也希望中央盡快開展相關的執法檢查工作。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修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把它上升為《優化營商環境法》,提高其權威地位。

知事:我們注意到,“内卷”和“躺平”是當前年輕人經常提到的兩個詞。您作為大學校長、教育工作者,日常和學生接觸很多,您怎麼看待他們在這些問題上的思想狀态?

馬懷德:我覺得多數的學生是充滿上進心的,對于“躺平”,大家更多是開玩笑說說,實際這麼做的并不多。

以我們法大為例,同學們無論是拼成績、拼績點、拼保研推免,還是拼考證、拼求職,都力争一個好的結果,大家互相調侃是“卷王”“卷心菜”。我們要肯定、鼓勵年輕人的上進心,奮發有為、人人争先,不應被視為“内卷”。

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政策上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設計,減少無意義的競争,那才是真正的“内卷”,對個人、對社會都沒有好處。

今年最紅的兩個年輕人——《哪吒2》的導演餃子、DeepSeek 的創始人梁文鋒,他們以長期主義的精神認真鑽研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追求極緻進而收獲成功,值得學習。

我們要鼓勵年輕人有理想、有夢想、有追求,同時在制度設計上盡可能地防止“内卷”,防止無意義的競争,鼓勵有效的競争。


轉載來源 | 微信公衆号“長安街知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