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繼2011 年《工商企業與人權:實施聯合國“保護、尊重和補救”框架指導原則》通過後,對其的關注點便轉移到了實施中會面臨的挑戰上。對印度尼西亞相關案例的詳細分析有助于剖析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的實施條件,并探索促進其有力實施的策略。雖然人們習慣性地認為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的實施依賴于強大的協作學習網絡,但經過研究可知,權利聯盟與政治商業及技術官僚精英之間的權力平衡才是決定性因素——根據市場力量的布局、權利鬥争的曆史以及高層政治支持的模式,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在不同行業間和不同時間内的實施情況有所不同。
關鍵詞:工商業與人權 《指導原則》 印度尼西亞 權利聯盟 協作學習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