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11日-12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與雲南大學人權法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大學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研修班總結會”順利召開。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次總結會通過騰訊會議在線上舉辦。來自全國各所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90餘人出席了總結會。本院劉小楠、楊博超、武文揚、夏江皓四位老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社會性别與人權教程》
雲南大學社科處副處長陳小華,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高級項目官員陳婷婷,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劉小楠首先做了開幕緻辭。幾位老師就分别就人權與社會性别教育的意義,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在中國相關項目的開展情況,以及之前五年社會性别與人權師資研修班的召開情況做了回顧。最後,劉小楠教授介紹了本次總結會的議程,會議正式開始。

(陳小華老師作開幕緻辭)

(陳婷婷女士作開幕緻辭)

(劉小楠老師作開幕緻辭)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人權與人道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白桂梅老師,首先從《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五條出發,向各位老師分享了消除刻闆印象、加速實現性别平等議題。白老師深入淺出,結合生活實踐,以生動的事例向大家闡釋了該議題。

(白桂梅老師主旨發言)
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原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劉伯紅老師做了題為 “從《消歧公約》看女性的生育權、就業權和發展權”的主旨發言。劉老師從女性生育權及其發展變化出發,并結合相關數據,梳理了女性生育對就業權利的影響,也對新時代下的中國女性發展權提出了美好願景。

(劉伯紅老師主旨發言)
第三位作主旨發言的是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偉老師,其分享的議題是“憲法男女平等原則要求推動高等教育社會性别教育的主流化”。周老師從憲法的男女平等原則及高校的社會性别平等教育兩方面向大家做了分享,結合相關數據、反映了相關性别問題現狀,并提出了高等教育領域社會性别主流化建議。

(周偉老師主旨發言)
最後,清華大學教授李楯老師為我們帶來了關于“在高等教育中推進社會性别與人權教育的目标與方法”的分享。李老師提出社會性别與人權教育的幾個目标應包括:講授人應處理好課程與其價值觀的關系;面對現實,對問題的參悟與認知;對相同目标下不同路徑的選擇與處理。李老師最後也就一些具體的學習、研究方法向大家分享了感悟。

(李楯老師主旨發言)
6月11日下午,參會教師圍繞其開展的相關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課程作了介紹與分享。
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朱曉慧老師首先分享了“社會性别與人權視角——以哲學課程教學為例”。朱老師介紹了其在學校開展的課程中如何通過課程設計加入社會性别與人權的内容,如何在公共課中更好地使學生産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并對同學們做的相關展示作了分享。

朱曉慧老師分享
“社會性别與人權視角——以哲學課程教學為例”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郭曉飛老師對其于本科、研究生階段開設的兩門“性别多元與法”相關課程作了介紹。強調了對相關課程議題介紹時就整體背景脈絡梳理的重要性,如何使相關議題擺脫“孤島式的研究”;也就如何處理“本土與外來”間的關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第三位分享老師是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唐穎俠老師,分享的議題是“性别視角下的環境與人權教學”。唐老師介紹了其開設的課程,以及其在課程中如何加入性别視角下的環境與人權教學内容,尤其提出了在相關課程中交叉視角的融入。

(唐穎俠老師分享“性别視角下的環境與人權教學”)
之後,其他參會老師就上述發言與分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相關問題。
茶歇後,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講師潘俊老師介紹了其開設的《社會性别與法律》課程。潘老師介紹了該門課程的開設情況及内容上的設計,以及課程教學方法與課程考核設計等。

(潘俊老師分享“社會性别與法律課程”)
最後,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健老師分享了其“教學中的社會性别與人權視角”。楊老師從黑龍江大學開設的社會性别與人權相關精品課,課程教學視角的切入與專題,以及就指導學生與教學科研融合三個方面作了介紹。

(楊健老師分享“教學中的社會性别與人權視角”)
6月12日上午,參會教師圍繞其開展的相關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課程繼續進行介紹與分享。
西南财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何霞老師首先分享了《性别與法》課程。何老師介紹了該課程的模塊設計和具體的課程實施内容。在授課過程中按照“創建場域:以空間能量開啟價值觀的引導”“結合身邊故事,及時開展課程思政”“創建公衆微信号,創作情景劇、拍攝微電影等,通過自覺創造組織和内化價值體系”“通過行動賦能,增加學生對黨和政府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何霞老師分享“《性别與法》課程介紹”)
第二位發言的是西交利物浦大學副教授宋瑜老師,宋老師向大家介紹了《理解社會性别》課程的課程主題、課程形式。該課程為英文授課,宋老師在課程中還會向同學們提供閱讀清單。課堂中由同學們通過課堂展示的形式向大家分享學習成果。

(宋瑜老師分享“《理解社會性别》課程介紹”)
遼甯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春斌老師為大家介紹了社會性别視角下的法學教學,與參會人員分享了《愛情、婚姻與性别研究》的課程概況,課程内容,課程總結、障礙、反思及展望。李老師提出該課程的意義是要完善人的哲學,學以成人,希望同學們能夠成為一個有良知的人。

(李春斌老師分享“社會性别視角下的法學教學”)
自由讨論環節,參會老師就上述發言與分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相關問題。
茶歇後,山東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劉志鵬老師為大家介紹了社會性别視角下的《性别政治:女性與近代中國》課程的開設情況和教學方法。劉老師開設的課程從曆史文化的角度梳理女性人物的故事,将曆史和社會性别相結合,客觀評價曆史人物,以此啟發同學們的思考。

(劉志鵬老師分享“社會性别視角下的《性别政治:女性與近代中國》課程”)
江蘇警官學院副教授王燕老師分享了《家庭暴力幹預學》課程中社會性别與受害婦女人身權益保障教學内容建設。王燕老師介紹了課程建設背景、建設概況和家庭暴力幹預的相關知識。還分享了社會性别在家暴防控保障婦女人身權益的教學内容、近年來家暴防控治理體系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和展望。

(王燕老師分享“《家庭暴力幹預學》課程中社會性别與受害婦女人身權益保障教學内容建設”)
6月12日下午,在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法研究所高級項目官員陳婷婷的主持下,參會教師繼續進行社會性别與人權相關課程的介紹與經驗分享。
湖南文理學院張文馨老師首先介紹了其在電影欣賞公選課程中融入社會性别及人權内容教學的經驗,她簡述了課程的内容設置、選課情況及考核方式,并提出希望通過優化課程設計更好地融入相關内容,并對學生産生積極影響。随後,張文馨老師結合在加拿大參加由國際人權教育中心組織的國際人權培訓計劃項目的經曆,以“多元文化融合下參與式教學——以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為例”為主題進行進一步分享。張文馨老師通過介紹項目核心教學理念、教育體系的搭建等方面,展開其對國内如何更好開展人權教育的思考。

(張文馨老師分享“多元文化融合下參與式教學——以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為例”)
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伍瑾老師通過介紹其開設的國際人權法公選課及人權法學專業選修課的兩門課程,帶來了“基于不同教學對象的教學設計——經驗與教訓”主題分享。其分别介紹了兩門課程的教學對象、内容設置、課堂情況及考核方式。指出第一要以教學對象為中心,結合其專業、學習目标等特點進行課程的具體設置,第二重視互動的重要性,第三要鼓勵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其對于人的尊重、對于多元的包容。伍瑾老師特别分享了在授課中運用教學輔助軟件的體會和經驗,為參會老師帶來參考。

(伍瑾老師分享“基于不同教學對象的教學設計——經驗與教訓”)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朱曉青研究員進行總結發言。朱老師首先對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研修班一直以來的開闊視野、新鮮視角以及豐富成果進行充分肯定。随後,朱曉青老師表示通過本次會議中各位老師在教學方面的分享,可以看到課程的設計與授課的目的和内容緊密契合。各位老師均注重理論與現實情況的結合,授課方式靈活多樣,教學成果顯著。最後,她指出将社會性别視角納入教學、納入研究,并推動社會性别主流化是大家共同的事業與堅持,鼓勵并相信在挑戰中仍能不斷探索出更新更優的方式,未來可期。

(朱曉青老師總結發言)
随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林燕玲進行總結發言。林老師首先對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研修班開設五年以來的積極成果表示肯定,對負責組織、主辦以及提供支持的個人和單位表示誠摯的感謝。其次,她對本次會議的主旨演講及各位老師的主題分享逐一進行了簡要總結和點評。充分肯定各位老師的學習與分享的積極态度,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成果。其指出,在社會性别與人權研修班中,各位老師增長了相關知識、獲取了相關信息和資料、提升了教學能力、建立了個人與機構間的交流。最後,她指出在當下時代,社會性别與人權研修班更要堅守其對理念的培植與能力的建設,老師要以自己的教學與言行帶動身邊的學生發展與成長,培養有性别平等和人權意識的公民。播下種子,等待花開。

(林燕玲老師總結發言)
最後,我院劉小楠教授進行總結發言。劉老師首先對朱曉青、林燕玲兩位老師認真細緻的總結,以及本屆社會性别與人權教學研修班的各發言者、參會老師表示感謝。劉小楠教授也回望并總結了2017-2021年社會性别與人權師資研修班的開設情況及發展曆程,肯定了其對高校中社會性别與人權教育開展的積極作用,表達了對支持和幫助研修班發展的個人及單位誠摯的感謝。

(劉小楠老師總結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