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劉昕生:聯合國人權保護機制
2021年9月9日上午9時45分,在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的主持下,全球人權論壇系列講座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線上舉行。原中國駐塞浦路斯共和國大使、現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咨詢委員會人權專家劉昕生以“聯合國人權保護機制”主題,為bevictor伟德官网師生們作了專題講座。

作為開場白,劉昕生大使簡述了本次講座的主要内容,包括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産生與改革、當今人權理事會的狀況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的介紹。
首先,劉昕生大使回顧了聯合國成立人權委員會的曆史。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人權概念第一次進入國際關系與國際領域。1946年2月,根據《聯合國憲章》第68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應設立經濟與社會部門及以提倡人權為目的之各種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成立下屬的人權委員會(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聯合國人權保護活動随之展開,表現為人權委員會負責起草國際人權文書,制定國際人權标準。194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人權委員會起草的《世界人權宣言》,與1966年12月通過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共同構成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此後,國際人權保護的實踐有了三個發展方向,分别是建立區域人權保護機制、公約保護機制、聯合國憲章人權保護機制。
其次,劉昕生大使講述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及改革曆程。作為最早成立的經社理事會下屬的職司委員會,人權委員會做出了積極貢獻,如制定國際人權公約、推廣人權實踐、提供人權國際論壇、提出新的人權概念等。但經過60年的發展,人權委員會陷入了六個困局,分别是:成員組成不合理、會期過于集中、議題泛濫、高級别代表與會混亂、高度政治化和對抗、級别不适應形勢,令其難以為繼,并于2006年結束工作。同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60/251号決議,決定成立人權理事會。經過變革,人權理事會的組成趨于合理、會期更加靈活、議題得到精簡、運作變得順暢、級别得到提高、開展了普遍定期審議。其中,重點介紹了普遍定期審議,其是人權理事會的一個工作機制和程序,審議所有聯合國成員人權紀錄。中國一貫支持聯合國人權領域的工作,參與各個領域的所有活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最後,劉昕生大使介紹了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簡稱人權高專辦,OHCHR)。根據第48屆聯合國大會1993年12月20日決議,人權高專辦得以設立,在聯合國秘書長授權下負責協調人權領域活動。關于人權高專辦的性質,劉昕生大使提到,它是聯合國開展各種人權活動的調度中心,實際上是人權理事會、人權條約機構以及其他聯合國人權機構的秘書處。進一步,劉昕生大使發表了對人權高專辦的看法,認為其是“裸奔的将軍”“孤獨的專員”“曆史的選擇”。談及國際社會的評價,劉昕生大使簡括,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是聯合國與國際人權活動的協調與領導者,保護和促進了全世界人民的各種人權與基本自由。劉昕生大使最後提到,人權高專辦的經費來源于聯合國經常預算和自願捐款,自願捐款分為指定用途和非指定用途,并簡要介紹了曆任高級專員。

本次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鼓掌聲中圓滿結束!
文字:歐達苑